摘要:提到空军所用的航空润滑油料,就不得不提及50-1-4系列。作为苏/俄典型航空润滑油,50-1-4伴随着Su-27/J-11系列战斗机一并引入我国,对我国航空润滑油料的发展和油料规范的健全起了促进作用。时至今日,仍是我国空军的主力航空润滑油料之一。
50-1-4涡轮合成油,苏/俄润滑油的代表年盛夏,阿穆尔河畔的共青城飞机制造厂的机器隆隆开动了。在这个刚刚经历巨变的沧桑土地上,这是难得的景象:为中国空军制造Su-27SK战斗机。Su-27矫健的身姿不但撑起了这座萧条的工厂,同时也撑起了东方大国空军的脊梁。Su-27的引进不仅为中国空军带来了久违的高性能作战平台,也为中国航空界带来了AL-31F系列大推力发动机技术,以及配套的50-1-4系列航空润滑油料。
日落共青城,良油半飞龙作为AL-31F系列发动机的制式航空润滑油,50-1-4系列符合苏/俄госТ-86标准,性能毋庸置疑。其使用温度上限可达°C,瞬时爆发更是达到了°C。由于苏俄大部分地处维度高的寒带地区,也赋予了50-1-4系列-60°C的低温性能。时至今日,美国也没有类似标准的航空润滑油产品(美4厘斯油的使用温度是-51°~°C)。这高出了当时常用的8A/8B系列航空润滑油一大截,也高出航空润滑油许多。只有满足GJB-规格的和航空润滑油在部分性能上能与之相比。正如当年空军换装的强大压力一样,航空润滑油料的巨大差距,也让国内油料科研人员望眼欲穿。于是,高指标的新一代航空润滑油研制计划,开始加速了。
某厂家合成航空润滑年10月,一种新型航空润滑油通过了国家经贸委国防司、国防科工委的总体验收。这便是后来的某厂型合成航空润滑油。这一型航空润滑油的规格为:Q/SH-4,是一种II型低粘度发动机润滑油。具有更好的低温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已经与符合MIL-L-J标准的国外相关航空润滑油性能相当;也达到了俄50-1-4的水准,一些性能甚至有所超出。新型油的使用范围为:-54°C~°C,除极限瞬时温度稍低之外,性能已与F-22A战斗机所使用的4厘脂油接近。适用于国产新型涡扇发动机。结束了国产高性能航空润滑油全靠进口的历史。
新型航空润滑油已经满足国产新型发动机与此同时,空军油料所研究试验厂(即空军油料所,原隶属于空军总后勤部,现已改制撤销)也拿出了编号为航空润滑油的新型油。此油是以聚α烯烃作为基础油,外加添加剂组合而成。其抗磨性、低温性和热氧化安定性能优良。也达到了俄50-1-4Φ系列水准。可以用于J-11和引进的Su-30MK系列,也可用于配备AL-31F系列发动机的其他机型。使用温度为-40°C~°C。
新一代战机对润滑提出了更高要求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中国空军早已不是刚引进Su-27那会儿的凄惨景象。新世纪的中国空军威武雄壮、实力强劲。特别是在年和年先后试飞了歼-20和FC-31第五代战斗机,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同时研制两种五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这一次国产航空润滑油没有拖国产新型战斗机的后腿。在歼-20服役之前的几年,配套的新一代航空润滑油便已研制成功。其便是某厂的/A合成航空润滑油。此油具备优异的高温性能,能适应使用温度更高的新一代国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同时,更加优异的热氧化安定性能,也能给发动机轴承带来更长的使用寿命。其使用标准为Q/SH—7,此标准技术要求也完全达到了同美军MIL-PRF-L相同的技术规格。
经过科研人员20年的辛勤努力,中国航空润滑油也正如意气风发的新一代战斗机一样,终于立足于世界之巅。长空万里无敌寇,万丈光芒耀中华。相信新时代的中国空军,必定扬我国威,威震四海!
我是喜欢航材科技的航材界的小叮叮,本文章系个人原创作品,非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谢谢!
编者注:为避免有打广告之嫌疑,本文所用到的所有相关产品图文,均已去除LOGO和相关厂家,还请谅解(撤销的空军油料所除外),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