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处理系统调试
在清水联动试车正常经确认后,开通渗滤液进水管道,使渗滤液进入预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调试。与此同时正式取样、化验、分析,得出各采样点水质分析指标后,确定水处理效果;同时,调节预处理系统加药量,确定最佳加药量,并做记录。当预处理出水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完成调试任务。工艺调试总的原则是逐级、单座调试。预处理系统开始调试前,对渗滤液进行水质监测具体指标有:CODCr、NH3-N、pH值等,水质监测后方可开始整个系统调试。
反硝化系统调试
接种
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投入反应池中,进行初级启动,按接种量2~5kg/m3将接种污泥投入反应池。
启动
接种后,开始进渗滤液。如果处理量为50m/d,第一日进水10m,逐渐增加直至达到设计水量50m/d,化肥隔3天加一次,每次加入量为上次的60%;同时开动回流调节,每天测定进出水的CODCr浓度、NH3-N浓度、pH值、污泥浓度。在启动初期进水pH值控制在7.5~8.0范围内,同时调节营养物比例在COD:N:P=:5:1。
增加负荷
此阶段为污泥的培养阶段,包括微生物的选择、驯化及繁殖。这一阶段的有机负荷逐步提高直至最终的设计负荷,初始污泥负荷率为0.05~0.1kgCOD/(kgMLSS·d),每次COD负荷提高的幅度为0.5~1.0kgCOD/(m·d),每次变动应稳定运行6-8天。
硝化系统调试
接种
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投入反应器中,进行初级启动。第一次投加渗滤液为池容的10%,根据水质投加营养物质,保证营养元素的比例。开动曝气系统,在不进水的情况下连续曝气24小时。
连续运行
连续运行可配合反硝化负荷提升进行,直接承接反硝化出水。当第一次加料曝气并出现模糊的活性污泥絮凝体后,就可将好氧池停止曝气,使混合液静止沉淀,2~3h后排放澄清液,所排放的澄清液占总体积的50%~70%,然后每2天进渗滤液量递增10%,其余步骤同上,营养物隔3天加一次,每次加入量为上次的60%。一周后每天监测出水CODCr、SS及曝气池中DO浓度、悬浮污泥浓度(MLSS)及污泥沉降比SV30等。控制曝气量,保证好氧池中的溶解氧为2~3mg/L。调节营养物比例在COD:N:P=:5:1,及pH在7.5~8.5之间。
污泥驯化好,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并将流量调至标准流量,刚开始时调低产水量,运行稳定后,慢慢增大产水量。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反硝化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对策
A/O-MBR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对策
生化系统调试建议
由于垃圾渗滤水的可生化性较低,应对生化系统进行接种,在污泥进行接种、驯化的过程中,考虑到接种污泥对该类废水的适应性差,必须给这些菌种加营养物质,可投加甲醇、面粉、红糖、淀粉、或粪便等营养物质。其加入量为水池容积以及调试初期的生物负荷计算,随着驯化过程中渗滤液进水量的增加,其加入量将逐渐减少。
生化设备操作
调节池提升泵
a、调节池的作用是调节来水量和抽升量之间的不平衡,避免水泵频繁启动。污水进入调节池后流速减慢,导致部分悬浮物沉积,所以要定期清理调节池。
b、保持调节高水位运行,可以降低泵的扬程,保证提升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
c、泵的开停次数不宜过于频繁,否则易于损坏电机并降低其使用寿命。
d、接通电源后试运转,严禁反转。
e、提升泵为手动控制,通过电控柜控制按钮控制启停。
i、其他操作详见说明书。
过滤器
a、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如果不进行处理将对后续工艺产生不良影响。
b、本工程配备过滤器为袋式过滤器。
c、本过滤器至少每周清理一次。
潜水搅拌机
潜水搅拌机安装于反硝化池,搅拌混合液,防止污泥沉淀及产生死角。
a、潜水搅拌机为手动操作,通过电控柜的控制按钮控制启停。
b、接通电源试运转,严禁设备反转。
c、其他操作及设备保养维护详见说明书。
污泥泵
污泥泵为半自动操作,为防止水泵空转,水泵运行均受排水井内液位控制。
a、操作:按下启动按钮,受液位控制,如果液位较低,水泵不会运转,只有高液位水泵才能启动,到达低液位自动停止。运行时,水泵根据液位自动启停,高液位水泵自动启动,低液位自动停止。
b、其他操作及水泵维护保养详见说明书。
鼓风机
1、风机属于高速运转部件,开机前必须检查润滑油标,油位应处于红线上。
2、风机启动方式是保证运行安全的关键。特别注意:启动和停止均应在空载的条件下。启动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a、手盘风机无卡滞现象;
b、将放空阀打开。首次启动时,曝气管阀门也应打开;
c、风机应在达到额定转速后,开始缓慢关闭放空阀,同时按曝气量要求将曝气调节阀调至要求位置,直至将放空阀全部关闭为止。
d、风机正常运行后,轴承部位温度应超过说明书规定,一般应≤50~60℃。不按上述方式启动,可能造成风机过载,烧坏风机。关停风机则应按反向程序进行,即先缓慢打开放空阀,再关停风机。不按要求,突然关机可能造成池水倒灌至风机内,造成风机损坏。
3、采用风冷风机,则在空气进口安装消声风管和消声器。
若您有疑问和建议,欢迎留言探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