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万
摘要:在年的马岛战争中,英军号称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怎么就被阿根廷一枚“飞鱼”导弹击沉了?最先进的驱逐舰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
图1: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在年的马岛战争中,英军号称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怎么就被阿根廷一枚“飞鱼”导弹击沉了?排水量吨最先进的驱逐舰为什么在1枚公斤的导弹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先来说一下事情的经过,当时“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在马岛附近海域游弋,执行警戒封锁任务。在80年代,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号称世界最先进驱逐舰,造价高达2亿美元,全身上下安装的无数现代化探测设备和武器设备。然而就是这么一艘有着“闪光的谢菲”之称的现代化驱逐舰却被阿根廷空军“超级军旗”攻击机发射的“飞鱼”导弹,一发终结葬身海底。
“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击沉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的问题。无论装备多先进始终是人的战争,如果人员素质跟不上,再好再先进的装备也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战斗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虽然满载现代化设备,但是舰长索尔特上校却是潜艇艇长出身,虽然经过培训,但是对于水面舰艇并不专业,是个半吊子舰长。
由于出身潜艇,他对防空作战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再加上当时舰上的防空值班军官玩忽职守,竟然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去喝咖啡,导致“飞鱼”导弹来袭的时候,连附近的一艘英国军舰都发出了预警,“谢菲尔德”号依然毫无察觉,被一枚“飞鱼”导弹直接命中,随后在海上苦苦挣扎6天,最终沉入海底。
图2:最先进的驱逐舰却在小小的“飞鱼”导弹面前不堪一击
第二个原因是“谢菲尔德”号本身设计有问题。“谢菲尔德”号遭到攻击时正在利用卫星数据链向舰队传输数据。然后因为舰上电子设备存在着电磁不兼容现象——毛子的军舰同样也是天线林立,也存在着电磁不兼容的问题,但是毛子解决的办法简单粗暴,直接将天线背对背安装就解决了。
为了不影响信息传输,舰长竟然下令关闭雷达,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舰长有多蠢,在单独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竟然敢关闭雷达,等于是自己蒙上了眼睛。
第三个原因是阿根廷飞行员艺高人胆大。阿根廷装备的“超级军旗”攻击机,还有“飞鱼”导弹,包括超低空突防的战术全部来自法国。攻击“谢尔菲德”号的两架“超级军旗”攻击机飞行员真厉害,心理素质过人,飞行技术一流。
当时,按照法国人手把手教的超低空突防躲避雷达搜索的要求是要将飞行高低降低到80米以下。而这两个阿根廷飞行员竟然将飞行高度下降到30米,几乎可以说是贴着海浪飞行,驾驶时稍有不慎,就会有坠毁的危险。可就是这样的难度,胆大心细的阿根廷飞行员做到了,他们一直接近到离“谢菲尔德”号驱逐舰46公里的位置,然后突然跃升并打开机载雷达,迅速锁定“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然后各发射一枚“飞鱼”导弹。
图3:“超级军旗”攻击机和挂载的“飞鱼”导弹
最终,两枚“飞鱼”导弹的其中一枚,直接命中“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作战指挥中心,穿过两个舱室,到达厨房发生剧烈爆炸,掀开了一个直径达15英尺的巨大口子,并引发大火。遭到重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在海上挣扎了6天后沉入海底。
准确地说,“谢菲尔德”号不是被炸沉的,而是被烧沉的。阿军发射的两枚“飞鱼”导弹,其中一枚遭受军舰自动干扰波发射器的影响,没有击中,但另一枚因为掠海高度很低,没有受到干扰,命中“谢菲尔德”号的作战指挥中心,当时导弹燃料还有不少,于是连续穿透军舰两个舱室,一头扎进了军舰内部,实际上导弹的弹头并没有爆炸,而是导弹剩余的燃料引发了大火。“谢菲尔德”号在设计时候就轻视防御能力,采用了大量铝合金材料,这种材料不怕爆炸,但偏偏最怕大火。加上主机舱被毁,导致军舰动力丧失,损管系统瘫痪,也就无法控制火势。导弹引起的大火,引燃了控制中心大量的电缆,大火随着电缆迅速蔓延,在厨房里的食用油,机舱里的机油和润滑油也被引燃,,电缆燃烧产生的毒烟更是严重阻碍了灭火行动。30分钟之后,对军舰损管来说至关重要的电力中心和消防总管被毁,火势至此池底无法控制。
图4:准确说“谢菲尔德”号不是被炸沉的,而是被烧沉的
5小时后,舰长索尔特上校下令弃舰。大家注意,这是5小时后,如果导弹爆炸的话军舰支持不了这么久。
就这样,这艘价值2亿美元的军舰,被仅仅价值20万美元一枚的“飞鱼”导弹击沉,性能其实并不出色的“飞鱼”由此一战成名,成为全球军火市场上的抢手货。
其实,现代化军舰除了航母以外,抗毁伤能力是十分有限的。现代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截然不同,军舰不需要进行炮战,所以装甲厚度不需要太高。同时,现代反舰导弹的威力大、速度快,被击中后即便是装甲军舰不会沉没,也难逃重创的危险。与其增强军舰的防御力,还不如增强攻击力和电子干扰能力。
“谢菲尔德”号属于42型,作战定位是区域防空驱逐舰,主要担负舰队中的对空防御,其装备的“海标枪”防空导弹针对的是苏联的轰炸机和攻击机以及重型反舰导弹等等大型目标,并不适合对付“飞鱼”这类的中小型导弹目标。
而且英国在建造42型驱逐舰时为了控制成本,舰体设计过于紧凑,各种通信和火控雷达安装局促,容易产生相互干扰,以至于当一部分系统工作的时候不得不关闭另一部分系统,以免发生电磁干扰,据称“飞鱼”导弹来袭的时候“谢菲尔德”号正在和伦敦进行卫星通信,为了避免干扰关闭了部分对空和对海搜索雷达,因此无法提前发现“飞鱼”导弹来袭。
图5:掠海飞行的“超级军旗”攻击机
加上由于英国特混舰队没有固定翼预警机,只能让装备远程对海警戒雷达的42型驱逐舰担当雷达哨舰,前出到舰队前方,孤舰在外,得不到友舰和战斗机的保护,成为最容易受到攻击的目标。
42型驱逐舰除了“海标枪”中远程防空导弹以外,对空武器就只有毫米主炮和20毫米机关炮,近程对空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缺乏“密集阵”之类的反导近防系统,对低空突防的反舰导弹几乎没有有效的应付手段。
同样由于控制成本考虑,42型驱逐舰上层建筑大量采用熔点较低的铝合金材料,遇火燃烧容易融化,为舰艇损管增加极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谢菲尔德”号被“飞鱼”导弹击中后燃起大火,铝合金上层建筑在烈火中很快融化,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有鉴于此,英国对后续建造的第三批42型驱逐舰进行了修改,加长了舰体并将上层建筑换成重量稍重但熔点更高更坚固安全的钢质材料,并加装2座美制“密集阵”近防系统,聊以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