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疫情期间,部分驾车族在使用车辆时发现,自己的爱车出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而机油问题在近期车辆安全讨论中呼声很高。机油在车辆发动机上起到润滑、密封、防锈的重要作用,当机油出现问题时,部分车主可能会对发动机安全打上问号。在大大小小的“机油问题”中,今天我们来细聊机油增多和机油乳化。
01
解读:机油增多现象
疫情期间,部分朋友可能发现车辆发动机有机油增多的情况。
导致机油液面上升的原因较多,一般情况下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发动机工厂以F刻度线为准注入机油,但会有一定的公差。
2、在车辆保养更换机油时,也有可能超过机油液面F线。
3、发动机机油增多与用车环境和习惯相关,冬天低温情况下,若发动机在未充分热车情况下运行,部分未燃烧的汽油蒸汽会溶解到机油内,这是所有发动机都存在的正常物理现象。
4、机油液面高度测量时,液面高度会受测量时地面的倾斜度、发动机温度(油温越高,机油膨胀率越大)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差异。
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有几个原因也可能导致发动机机油增多情况出现:
1、活塞环效用:行业内所有的发动机为了节省所有不必要的油耗,都会减少活塞环,尤其降低活塞环的张紧力。在这种情况下,当活塞环无法把这层油膜刮回去,就造成机油增多的问题。
2、湿壁现象:在温度较低的状态下启动车辆时,发动机在暖季过程中会有大量汽油进入燃烧室,但此时并未完全燃油,汽油便附着在气缸壁上,湿壁现象由此产生。
在处理上,首先可以确定机油增多是否通过科学测量方法得出。在对发动机机油量进行确认时,地面平整度,机油温度(温度越高,机油膨胀率越大)等因素都会对测量产生影响,因此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很关键。
首先,确保车辆停在平稳的路面上,以提高油位检测的准确度。随后熄灭发动机,等待5-10分钟左右,让发动机冷却下来,也让停留在发动机上部的机油充分流入油底壳。最后一步,取出机油尺擦净,再重新插入尺孔中,静等几秒取出,观察机油尺上油痕位置。
按标准的测量方法(参考修理书)测量机油油位后,如液面超过F线25mm,需进店检查。液面未超过F线25mm,但若您对机油增多问题仍很担心,也可前往4S店进行检查,请专业技师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在刚过去不久的冬季低温环境下,又撞上新冠疫情期间,车辆使用率降低,因此车辆出现机油增多的情况并不奇怪。它并不意味着车辆出现了不可逆故障,这是一种在特定的情况和使用条件下所有汽车都可能会出现的常态。发动机进入正常工作温度后,油气分离器会将混入机油中的汽油分离出来再次燃烧,机油量就恢复正常了。有数据表明,少量的机油增多,并不会对机油特性造成损害,从而伤害发动机。
在正常情况下,发动机工作会产生部分可燃混合气和燃烧产物,包括废气、水汽、不充分燃烧的油气等高温气体。当这些高温气体通过活塞环间隙进入到曲轴箱后,尤其是在冷机状态下,曲轴箱与燃烧室的温度差会导致高温气体的部分凝结。当发动机在低温下运行时,还会有部分液态的燃油直接漏入曲轴箱内和机油混合,这些多余成分长时间的和机油在曲轴箱内混合,必然会导致机油加速变质以及机件的腐蚀。
因此为尽可能避免上述现象发生,需要把这些曲轴箱窜气对外排除,但直接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同时也会浪费掉不少的燃油。为解决这一问题,发动机上都配备了强制式曲轴箱通风系统,通过发动机运转时的真空效应,把曲轴箱多余的窜气再度引入到进气道,然后进入到燃烧室内二次燃烧。多余的气体通过PCV(曲轴箱强制通风)再次进入气缸内被燃烧掉,机油量也会随之回复到原来的水平。
想要减少机油增多这类情况的发生,在日常保养上需要注意。如定期启动车辆,一般来说每隔15天需要启动一下车辆,有条件的可以开个3、5公里,一来是为了给爱车的电瓶充充电,让汽车内部各种零件得到润滑,机油润滑油也不至于出现凝结、变质的现象;二来是缓解轮胎的压力,车子的四个轮胎只有接触地面的地方发生形变,长时间的停放可能会导致轮胎变形后不容易恢复,再次开车时容易造成受力不均而引起车身抖动,甚至有爆胎的危险。
02
解读:机油乳化现象
乳化现象表现为车辆发动机机油加注盖内侧等部位有白色乳化物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车辆反复低速短距离运行,汽油发动机处于暖机不充分状态(即水温在80度以下),此时发动机内少量结露水不能蒸发,且混入到发动机机油里,在某些部位便会出现白色乳化现象。
混动车型低速短距离行驶时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当混动车型的汽油发动机处于间歇性工作状态时,未充分暖机之前运行即停止,此时处于机油加注盖内侧结露的水分不能完全挥发,白色乳化现象就有可能出现。
实际上,当车辆低速短距离行驶,汽油发动机不能充分暖机的状态下,机油乳化现象都会发生。随着车辆高速行驶后,发动机连续工作并充分暖机,机油温度上升,混入到发动机机油中的少量水分蒸发后,乳化现象就自然消失了。
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且疫情导致大多数车主宅在家里,即使出门也是短途为主,很多车辆都是发动机未充分热车情况下运行。当汽车在低速短距离行驶时,发动机不能充分暖机,会发生机油液面上升和在机油加注盖内侧乳化的现象。它们都是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一般现象,并不会影响发动机机油的润滑性能,也不会对发动机的性能造成影响。
03
温馨提示:疫情用车养车
疫情期间,安全为先。车主为加强出行安全,会采取给车辆消毒的措施。有车主在消毒时会向车内喷洒酒精,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当酒精挥发时,密闭的车厢空气中可燃性气体增加,爆燃风险同时增加。事实上,私家车辆一般情况下无需过分强调消毒,而应当注意在空旷场所通风换气。当处于密闭环境时,建议关闭车窗,开启空调内循环模式进行通风。
疫情期间车辆使用频率降低,加之冬季气温降低,车辆偶有无法启动的情况出现。当这类问题发生时,可以通过检查汽车蓄电池是否电量充足、启动马达是否运转、汽车点火系统和燃油供给系统是否正常、气门结胶等来一一排除,找准病灶解决问题。
在使用雨刷时,不能直接启动雨刷,直接启动“干磨”会造成车辆玻璃上粘附的沙粒对雨刷胶条和玻璃两方磨损。开启汽车雨刷前,必须要喷洒清洁性和润滑性较好的玻璃水,有效减少摩擦损伤。
疫情期间,车辆故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轮胎变形或亏气。当车辆较长时间处于停放状态,轮胎上的某一个点就被一直重压在地面上,这可能会逐渐导致轮胎变形,在驾驶过程中产生震动感。要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可以从适量提高胎压(最多到3.4),当使用时再将其降至2.5。
汽车在疫情期间也放了个长假,筋骨部件疲怠在所难免,车主无需过度担忧,只需给爱车对症下“药”。疫情散去、春暖花开之时,爱车又可伴您行驶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