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分是指润滑油的含水量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在润滑油中,大多数品种只允许有痕迹水分(水含量0.3%以下),部分油品甚至不允许有水分。
当油品进行水、汽后,从外观看油会变浑浊不清或乳化,影响油的润滑性,严重的会引起机组零件的磨损。
据美国SKF实验室相关资料介绍:在1L油中加入1滴水会缩短轴承的疲劳寿命达48%,3%的水在油中会缩短轴承寿命85%。
原因是:
(1)水增加了油的可压缩性,并减低了它的润滑性。
(2)水以一种“氢脆”的形式发生腐蚀,它会降低轴承钢的弹性,其结果是大大加速了轴承的损坏。
同时漏入油系统的水分长期与金属部件接触,金属表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锈蚀,严重时会引起调速系统卡涩,甚至被迫停机,因而要对运行中油进行监督,对水分应严格控制。
二、润滑油中水分的来源
润滑油中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储存时容器密封不严,或在潮湿的地区和季节,润滑油会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
运输加注过程中,容器不干燥而残余的水分,或加注时雨、雪、冰、霜、雾等的侵入。
一些接触水蒸气的机械如汽轮机,他们使用的润滑油中也难免会进入水分,燃料生成物中的水分或气化的蒸气渗透到曲轴箱,使机油含水。
润滑系统温度较高时,润滑油在此温度下易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胶质有机酸、析出沥青炭渣的同时也会产生水分。
润滑油在储存,运输,加注和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混入水分,如容器不干燥而残留水分,储油容器密封不严或在加注过程中落入雨雪冰霜,以及水蒸汽凝结等。
三、润滑油中水分的危害1、降低润滑油品质润滑油的组分主要有基础油和各种添加剂。润滑油中的水分会促进基础油氧化变质产生乳化现象。润滑油中的添加剂一般为有机化合物,清净分散剂、抗磨剂、防腐剂等都是表面活性剂,容易形成胶束状态,从而造成添加剂失效。2、降低润滑能力润滑油中基础油的变质和添加剂的失效降低了油膜的厚度和刚度,进而降低油膜的承载能力。水分受到高温、高压作用时,容易导致小气泡形成并破裂,造成气蚀磨损,使油的润滑性能下降。3、造成设备磨损腐蚀和锈蚀润滑油中的水与空气共同作用于钢铁零部件,很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使零部件锈蚀。润滑油添加剂中的某些元素与油中的水结合,产生酸蚀作用,会使油系统的部件腐蚀和锈斑。4、促进生成油泥水分还能与润滑油中的杂质如铁屑发生反应生成铁皂,铁皂与油中较大的颗粒如胶质形成油泥。这些油泥聚集在油路系统造成摩擦表面供油不足,加快了机件的磨损,降低了机械的使用寿命。
四、控制润滑油中的水分及问题处理方法
润滑油进水原因有很多,但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人员和设备的管理不当而造成的。
预防润滑油中水分重要做到以下几点:对干外贴设备,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所有油口要加盖密封,防止水分侵入,在装配前要将各部件充分干燥;对于进入厂区的润滑油要先进行检验,确认油品质量符合标准后才可以卸货,存放时将这些油品储存在干燥的环境。
平常我们保养时没有用完的润滑油,一定要把油瓶的盖子盖紧,并存放在阴凉处,这样基本也要在半年以内用完,以防水份进入润滑油导致机油乳化。
岗位人员在日常操作中,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