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真的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吗#
1、引擎里有炸药
让我们暂时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整个机翼都充满了危险和高度易燃的燃料(然而飞机就是到处都装满了燃料)。每台发动机还配备了一个(有时两个)爆炸物品,称为“哑炮”。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炸药被用来扑灭发动机引起的火灾。在飞机发生火灾时,这些炸药会刺破高压瓶的密封层,一种阻燃化学物质会猛烈地喷到发动机内部,希望能扑灭留在发动机外壳内的任何火焰,大多数飞机都配备了两种炸药。
这种设计的想法是,发射一种炸药就能达到目的,但如果失败的话,第二架飞机应该在它找到附近降落的地方时,这样也是为了能多争取几秒钟宝贵的搜救时间。飞机货舱的灭火系统在类似的原理下工作,这是一种相当奇怪的安慰乘客的方式。
2、你的飞机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坏”
每家公司都希望自己的飞机尽可能经常地满载飞行,这样他们航空公司就能赚更多的钱。如果一架飞机不飞在空中,这意味着它就赚不到钱。因此,当部分飞机出现故障时,航空公司将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必须尽快让航班重新开启。但全面的维修工作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有时会出现破损被视为微不足道的情况,如咖啡壶故障或灯泡损坏等等这些维修工作,都要花上很长的时间去检查。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一个损坏的部件是否意味着飞机不能飞行呢?答案是一个称为《维修消耗极限》的文件,或最低要求的设备要求。任何一个小细节的忽略都会在这份文件列表中查找到,它会让你知道你是否需要它用于某个特定的飞行;它还概述了飞行员必须应用的任何有用的应急程序来处理飞机任何可能出现故障的危险。然而,这一系统所允许的是,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可能只有通常系统的一半程序在运行。
当然,它仍然是安全的,除非另一半也程序也失灵了,然后就是准备跳机。最终,该航班的机长将决定是否在目前的状态下使用该航班,但该公司始终可以换成另一位愿意接受该航班的机长,因为航空公司很多时候是要承担非常昂贵运营成本,但却可以继续推迟修理(直到某一时刻),如果是在国外的话这种情况可能就是以赚钱为第一目的了。
3、机舱空气来自发动机所带来的,而不是外部自然空气
机舱空气和飞机外面的空气不一样。在商业客机飞行的高度上,空气的成分是一样的(仍然是20%的氧气),但它太稀薄了,人无法呼吸。工程师们想出的解决办法是从引擎中抽取空气,引擎已经压缩了空气供自己使用,这样就有了更稠密、可用的空气供乘客呼吸。
它仍然不会相当于地面上的空气,当然这会造成舱内和舱外的压力差异太大,所以大多数飞机都会寻找一种更好的传输介质。你呼吸的空气基本上是你在米高空所能找到的空气一样。当然,这个系统的缺点是,通过发动机的任何东西也有可能最终进入机舱,比如发动机着火时产生的有害烟雾、除冰液产生的烟雾,或者是发动机内部润滑油燃烧产生的有毒化合物。
4、紧急减压比你想象的要糟糕得多
当机组人员通知你“先戴上自己的面具再帮助别人”时,他们不是在开玩笑。高空的空气是如此稀薄,在完全减压的情况下,根据你的身体状况和飞机的实际高度,你的肺只能为你的大脑提供足够的氧气,让你保持清醒大约30-45秒。在这段时间里,你会感到越来越难受,然后头晕,最后你将无法形成任何求生决策之前,陷入无意识。
虽然一分钟似乎很长时间,但大脑缺氧的副作用(缺氧)让你更需要尽快补充氧气。更糟糕的是,高海拔地区的空气非常冷,大约-60摄氏度的温度并不罕见。而在这种减压周围的环境中,可能会有大量的急流空气,机舱碎片四处翻滚,在大多数情况下,还会有可见的雾,所有这些都可能使乘客受到惊吓。如果这样的事情不幸发生在你身上,一定要遵循紧急建议,首先戴上你自己的面具,保持呼吸正常是第一位的。
5、氧气面罩也用不了多久
给你氧气的黄色小面具就是这样做的(只能在短时间内使用),但不是大多数人想的那样可以长期使用。当你想象你呼吸的是凉爽的纯氧,就医院的机器里呼吸的时候,现实是完全不同的。每一套四五个面罩都与一个化学发生器相连,化学发生器是一个金属块,通过拉下任何一个面罩而点燃。
金属燃烧产生不能直接呼吸的氧气比能直接呼吸的氧气还要多,除了那些不能直接呼吸的氧气的剩余氧气就是你所呼吸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能被直接呼吸的氧气还夹杂着一些难闻的气味。当然,金属不能永远燃烧,大约12分钟后就会耗尽,这应该给飞行员足够的时间将飞机调降到可呼吸的高度。
最重要的是,这个小而脆弱的面罩没有经过过滤或密封,这意味着它不会保护你免受舱内已有的任何烟雾或烟雾的伤害。别天真地以为飞行员的氧气都是特殊瓶装的那种氧气罐,在紧急情况下,飞行员所呼吸的救命氧气可能也就只能持续两个小时左右。
6、逃生滑梯不一定是救生筏
人们通常认为,如果你的客机在海洋中坠毁,你可以在逃生滑梯内漂浮在高处并保持干燥。但下次你上飞机的时候,仔细看看那张紧急卡。如果卡片上的乘客形象被描绘成一只手放在滑梯旁边,而不是坐在滑梯上,那么如果有人试图爬上滑梯,你的紧急滑梯就会翻到水里。
这是因为大多数在陆地上使用的飞机,法律上只要求配备滑梯,这样在旱地上就更容易匆忙起飞,其背后的思想是,筏式滑梯比非筏式滑梯重,而且,对于经常在接近地面飞行的飞机来说,携带这么多额外重量是不必要的低效率。即使飞机在海岸线附近坠毁,你仍然比在公海更接近救援。幸运的是,没有发生无筏飞机必须在水中坠毁的事件。
7、你的飞机被证明是安全的(有时候是通过贿赂来证明的)
英国曼彻斯特一场引人注目的地面引擎火灾造成了此前难以想象的生命损失,安全官员和研究人员希望在地面重建紧急疏散,试图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死亡。然而,在所有的模拟疏散中,他们很快就撞上了一堵砖墙,乘客们都非常冷静和礼貌,每次疏散都很顺利,这与恐慌、混乱的生存心态相去甚远,这种心态会在真正的紧急情况下笼罩每一位乘客,那么研究人员是如何唤起这种绝望的感觉的呢?
非常简单:他们答应给头几个下岗的人一笔金钱奖励。他们发现,他们需要提供不超过20英镑的价格,才能把普通人变成他们一直在模拟的那种推搡、抓挠、爬过座椅靠背的绝望撤离者。因此,研究人员得到了他们的数据,此后飞机认证也做了很多相同的工作。
8、便携式电子设备对飞机的系统没有影响
这是常识,随着航空当局放宽并允许乘客在大多数飞行阶段使用个人电子设备,这一点最终在全世界得到认可。在某些情况下(如能见度低、云层低、大雾等),飞机使用从地面发射的精确无线电信号来帮助它们在飞行的最后阶段导航,而理论上,手机等设备会中断这些信号,导致飞机危险地偏离航线。
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已经很敏感了,每当它们被用于低能见度机动时,其他飞机都会远离跑道,这样它们就不会干扰信号。所以,对来自其他设备(如移动电话)的干扰的恐惧当然是有道理的,对吧?从未发现过这种干扰的证据,而且这种可能性始终是绝对最小的。哪家制造商会设计一架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飞机,用10美元的手机就能摧毁一架飞机?
9、...但飞行员的移动设备却的的确确是引发了事故
这并不是说手机从来没有引发过具有潜在致命后果的事件。当飞机向机场降落时,它离地面越近,它的飞行路径就越安全。不幸的是,对一些飞行员来说,离地面越来越近也使得飞行员的一部手机更可能在关键时刻接收到信号并开始振动、哔哔声或发出其他非常分散注意力的噪音。一个曾经发生过的危险事件是在年起飞的那个事件,美国联邦航空局报告说,一架客机在最后一分钟几乎放弃了起飞(一个危险的动作),因为一名飞机副机长的手机发出未知的“嗡嗡声”。
10、“最低油耗”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
如今,瑞安航空和易捷航空等航空公司因携带“最低燃油”而饱受诟病,就好像它们几乎无法到达目的地,只能靠油烟降落。乘客可能不想听到的消息是,绝大多数现代航空公司采用这种做法的唯一原因是,如果你携带的燃油比你需要的多,你实际上只需要燃烧更多的燃油就可以将其从A移动到B(更多的重量意味着更多的燃料来维持发动机的运行工作),“最低”并不意味着只需要在出发机场和目的地之间行驶所需的燃油。
根据国际航空法,所有飞机都必须携带航程燃料(实际航程的燃料)、一定量的备用燃料(应急燃料,占航程的3%至5%)以及在改道时使用的更多燃料(备用燃料,“或者足够的燃料从B到C,如果你到达B,它是关闭的)。它们还携带了最后的储备燃料,相当于半小时的飞行时间,所以如果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即使是把“旅行”燃料燃烧殆尽,至少还能30分钟的飞行时间。如果一架飞机降落时油箱里的“最终储备”不足,机组人员和航空公司都将自动接受调查。
最后,我们必须清楚地表明,我们掌握的每一项统计数据都证实,飞机是人类已知的最安全的运输交通工具。
最后,祝您飞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