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小贴士9ndash中速机润

白癜风医院去哪家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如果日常维护时我们发现中速机比较脏(如图1),有油泥(如图2)、活塞冠底部沉积物(如图3)、过滤器堵塞、燃油泵柱塞卡死等现象,这时您可能会首先考虑到是润滑油的问题,需要把润滑油换掉。但研究发现有时换油治标不治本,我们需要知道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只有从源头解决了才能预防类似现象的频繁发生。

图1:中速机的清洁状况不佳

图2:油泥的形成

图3:活塞冠底部沉积物

一般来说,中速机会出现以下常见问题:

1.卡环

2.活塞环和缸套异常磨损

3.燃烧室沉积物过多

4.曲轴箱沉积物过多

5.轴承磨损或失效

6.曲轴磨损

7.油耗高

8.油温高

9.动力不足

10.燃烧不当/不良

11.碱值掉太快

12.粘度升高太快

13.润滑油起泡

我们就这些方面的问题分别探讨一下相关的原因,以便大家在日常操作维护中可以参考一二。

图4:严重积碳导致活塞环卡死

1.卡环(如上图4所示)

连续过载运行

活塞或缸套变形

冷却水套温度偏高或者偏低

活塞磨损

磨损的活塞环或失去张力的活塞环

天地间隙不足

高润滑油油耗

燃烧不良

过多的窜气(如图5)

低油耗导致添加剂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充

使用尺寸错误的活塞环

油品去污力不足,抗氧化、抗热降解性能不足

图5:窜气

2.活塞环和缸套异常磨损

空气、燃油和/或润滑油过滤不当导致过多的颗粒

油中含过量的水

燃油腐蚀性较强

润滑油粘度偏低

气缸供油/分配不足

冷却水夹套温度偏低

进气冷凝水

过多的窜气

活塞或缸套因机械力/热膨胀而变形

频繁冷启动

活塞间隙过大

磨合不当

表面光洁度条件不足

缸套材料不合适

发动机超载

燃料的不良燃烧特性(燃烧时间长)

燃油中残炭含量过高

空冷器堵塞导致空气不足致使温度过高

活塞冠有大量积碳

3.燃烧室沉积物过多

空气过滤不当

双燃料发动机中的潮湿或腐蚀性气体

柴油过滤不当

燃烧不当(另见第10项)

高供油率

磨损的活塞环或失去张力的活塞环

夹套水温较低

连续过载运行

燃料中的灰分(钒和钠)含量过高

4.曲轴箱沉积物过多

润滑油清洁、分散性不足

润滑油过滤/净化不当(容量不足/操作不当)

燃烧不良(润滑油中不溶物含量高)

润滑油温过高或过低

过多的窜气

水凝结

水套漏水

润滑油耗过多或过低

曲轴箱呼吸器或通风口堵塞

活塞冷却不足

5.轴承磨损或故障

轴承间隙过大或不足

轴承不对中

曲轴扭曲变形

轴承供油不足

润滑油粘度太低

润滑油受污染

润滑油酸值太高

润滑油中含过量的水

燃烧不良

润滑油中烟炱含量过高,过滤不充分

外源引起的发动机振动(不运转时)

从活塞顶和活塞环上剥落的钙基硬质沉积物(Na以及V/Ca)

在轴承上的铅覆盖层下方没有防止锡扩散的镍合金镀层

发动机启动前轴承供油不足

轴承的长度/直径不足以支撑燃烧压力和/或离心力

轴承壳油槽设计不足(油膜厚度不足)

6.曲轴异常磨损

参考第5项轴承磨损或失效原因

电流造成的磨损(接地、润滑油的抗电流击穿能力)

7.高油耗

润滑油供油率太高/飞溅

润滑油泄漏

磨损或卡住的活塞环

无效的刮油环

磨损的活塞或缸套

轴承间隙过大

润滑油压太高

润滑油粘度太低

活塞设计缺陷,特别是环槽内的配油孔

活塞环设计缺陷

活塞顶面沉积物过多

分油机内积存的污泥频繁排出(燃烧不良)

缸套表面储油过多

油冷却器出口油温高

通过气门导管/阀杆消耗的油

润滑油的高挥发性

润滑油起泡过多

由于产生漆膜或抛光,缸套内表面太光滑

8.油温高

润滑油冷却器堵塞

润滑油路堵塞

曲轴箱淤泥太多

连续过载运行

夹套水冷不足

轴承过热

润滑油粘度不正确

油底壳或曲轴箱油量不足

润滑油循环不足

恒温器或控制器失效

9.缺乏动力

燃烧不当

进气不足

高背压

燃料热值低

压缩压力低

排气阀漏气

润滑不当

喷油器泄漏

喷油时机滞后

10.燃烧不当/不良

气缸负载不平衡

喷油器粘连、泄漏或堵塞

不合适的燃料(加热温度不当以及燃烧性能不好)

注射压力低

喷油正时不正确

进气不足(空冷器/废气循环器堵塞)

压缩压力低

进气门或排气门泄漏或粘连

低负载

夹套温度低

11.润滑油碱值下降速度过快

燃油含硫量高

润滑油耗过低

缸套温度过低(冷却温度低)

进气冷器冷凝水

进风口设计不当导致溅入海水

低负载运行

燃烧不良(烟炱一般含有硫酸)

润滑油新油补充不足(油量减少)

润滑油新油碱值过低

窜气过多

12.润滑油粘度增加过快

燃烧不良导在用润滑油不溶物增加

分油机效率不足或运行故障

燃油残炭高

润滑油耗低

润滑油的高挥发性

机油滤芯未更换

硫酸进入油中(由于缸套温度低)

燃油污染氧化(燃油泵漏油)

13.润滑油起泡

润滑系统设计不当

过多空气吸入润滑系统

油品抗泡性能不足

精滤把润滑油(某些品种的润滑油)中的消泡剂过滤掉了

润滑油被润滑脂或防锈剂污染(建议完全更换机油)

空气释放特性不足

顾徐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7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