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汽车知识似乎总是被包裹在一层浓重的技术迷雾中,普通车主们难以穿透。然而,我一直坚信,无论多复杂的汽车知识,都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明白,这可能是我最大的特点。
你是否曾经收到那些88、99元全合成机油的保养套餐推送?价格和矿物油差不多,这是否可信?你心里或许痒痒的,既想省钱,又怕上当受骗。这个问题,似乎有了嘉实多的出现,车主们陷入了一个沉重的陷阱。
回溯到年,发生了一场关于全合成机油的世纪诉讼大战,以全合成机油的发明者美孚败北而告终,嘉实多则大获全胜。然而,这场诉讼的结果却彻底颠覆了全合成油的定义,导致现在全合成的概念一片混乱,让消费者在挑选全合成机油时感到无所适从,因为那些打着全合成旗号的产品已经不再是消费者所熟知的全合成。
那么,现在市场上的机油都是如何制成全合成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全合成机油。早期的机油都是矿物油,通过从原油的油渣中提取而来,含有各种碳氢化合物分子以及难以去除的杂质,特别是硫和石蜡。这些矿物油被归类为一二类基础油。
然后,美孚发明了全合成机油,它是由天然气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合成的聚α-烯烃,通常用PAO表示,只含有3-4种碳氢化合物分子,长度几乎相等,因此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和综合性能。
PAO被划分为四类基础油,而在年之前,全合成机油一般指的是以%PAO加酯类为基础油的润滑油。然而,三类基础油也开始标榜自己为全合成,虽然它们的出身和一二类基础油相似,但经过一系列化学手段的处理后,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它们的分子结构也经过了一些人工合成,尽管不如PAO那样彻底,但分子链数量远大于PAO,并且由于其起源于油渣,含有的杂质,尤其是硫和石蜡,也远远多于PAO。
因此,它们被称为半合成,但嘉实多却将其冠以全合成的名义。
嘉实多作为BP旗下的子品牌,将以三类基础油调制的机油包装上印上“FullSynthetic”即全合成字样,这举动引起了全合成机油的发明者美孚的不满。年,美孚起诉了嘉实多,裁决结果是“FullSynthetic”只是市场推广用语,并非科学定义,因此不成立。这一裁决导致了全合成机油的定义混乱,许多润滑油制造商开始使用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标榜为全合成油,甚至在其中掺杂四类PAO来混淆视听。
然而,消费者如何分辨机油中PAO的含量呢?唯一的方法就是查看大品牌的官方网站,寻找关于其基础油构成的明确说明。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信息,那么很难确定机油是否真正是PAO全合成。
现在,还有一种新的基础油分类,简称GTL,其性能接近四类全合成基础油,如果机油百分之百由GTL制成,将被认为是全合成机油。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目前三、四类基础油在我国基本上都依赖进口,其进货成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