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一条视频,工人师傅正拿着刮刀一点一点的刮削弓箭表面,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应该是条老视频吧。但没想到直到今天,人工刮研依旧是高档机床设备、铸铁平板、精密工量具等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艺。那么问题来了,它的作用是什么?具体是怎样操作的?为什么不能用机器代替呢?
既然需要刮盐,那肯定是弓箭的表面还不够光滑平整,通过铲花的方式可以降低其粗糙程度,提高接触精度和几何精度。不信的话,我们来看一个对比实验。这两个弓箭看似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用仪器推它,右侧的数值大概在一公斤,左侧的数值则有四公斤左右,也就是说后者受到的摩擦力是前者的四倍。而拿起后你就会发现更加光滑的内。个是带有铲花的。不仅如此,因为刮盐的时候会削出来一个个的小凹坑,它就像口袋一样,可以把润滑油存在里面,防止弓箭干模或者爬行。至于具体操作,我们可以通过这段视频有一个简单的了解。首先,师傅会把显色涂迹涂在标准制具上,黑乎乎的一片,然后往弓箭表面涂上橙色的显色剂。接下来把它放在制具上来回摩擦,拿起后能看到一些黑点,他们就是需要刮沿的部分。刚开始是粗刮,即刀迹比较宽大,下手也比较果断,沿着一个方向刮完后,用刷子清扫一下,再进行研磨,然后重复刚刚的过程,涂显色剂,观察高点,换个方向铲花。这一过程要重复,直到黑点由稀少变得稠密,由不均匀分布变得均匀分布。
当任意刮方内有四到六个点时,粗刮就搞定了,然后换个刮刀继续细刮,当任意刮方里有十到20个点时,结束操作来到青瓜,这次的落刀要又稳又轻,最后当任意刮方里的黑点增加到20到25个点时,刮盐就基本完成了了。看到这儿,能感受到钳工的不易,虽然现在可以使用电动刮刀,但师傅们还是要弯腰成千上万次。在年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就专门提到了刮研工作带来的疾病。目前它的自动化研究一直在进行当中,比如节省体力的劳动工具、自动识别高点的技术、自动刮盐的设备等等。但是受母性定理的影响,即机床加工的工件精度一般不会超过所使用的工艺系统精度。在自动化产品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之前,想要让机械。加工的精度逐年提高,还是离不开刮盐这项神奇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