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型清洗剂技术指标解读大全快速判断溶

溶剂型清洗剂的特点

碳氢溶剂是从石油蒸馏过程中得到不同馏分的直链烷烃、支链烷烃、环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

1、清洗性能好,根据相似相溶的理论,碳氢溶剂对于润滑油、润滑脂、防锈油等具有极强的溶解力,并可以洗掉工件上的各类粉尘和金属屑。由于其界面张力低且不溶于水,可以驱逐工件表面的水分使之凝结成水珠,滚落到清洗槽底部。由于CH系列清洗剂加入油溶性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还可以清洗普通碳氢溶剂难于洗掉的电子线路板上的焊渣、焊药以及机加工件上的乳化切削液。

2、毒性低。CH系列清洗剂以直链和异构烷烃为主要成分,脱除了有毒的芳烃和含硫化合物。经化学品毒性鉴定部门的检测,CH系列清洗剂的吸入毒性、经口毒性和皮肤接触毒性均为基本无毒,不属于致癌物质,因此可以放心使用。

3、可彻底挥发不留残迹。CH系列清洗剂是非常纯净的精制溶剂,在常温和加温状态下均可完全挥发,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4、对被清洗材料安全。CH系列清洗剂对金属材料不会产生腐蚀和锈蚀。对大部分塑料和橡胶没有溶解、溶胀和催化作用,因此应用范围极广。

5、蒸发损失小。CH系列清洗剂沸点在℃以上,在使用保管过程中挥发损失极小,对包装物和设备的密封要求很低。

6、不破坏环境。CH系列清洗剂在土壤中可以自然降解。清洗废液可以放入燃煤或燃油锅炉中焚烧,焚烧的生成物主要为CO2和水,只有少量CO,对空气没有污染。

7、不破坏臭氧层。CH系列清洗剂不含氯离子,对臭氧的破坏系数为零。

8、不易燃。CH系列清洗剂闪点大于50℃,在中国消防法规中属于高闪点可燃物,在日本消防法中属于第四类第二石油类和第三石油类,在常温下用明火也不易点燃,使用比较安全。

9、价格便宜。CH系列清洗剂价格相当于F-价格的50%以下,是氢氟化碳和氢氟乙醚价格的5%,是进口碳氢清洗剂价格的三分之二。由于CH系列清洗剂的密度大大低于卤代烃溶剂,在同样容积的清洗槽中CH系列清洗剂的用量仅为卤代烃清洗剂用量的一半(按重量计)。

安全环保型溶剂清洗剂

如何快速识别溶剂型清洗剂的类别和主要成分以及其性能

1.沸点(℃)

(1)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被称为沸点。

(2)影响因素:浓度越高,沸点越高。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3)意义:

A.每种溶剂类产品都具有固定的沸点,可以根据沸点大致判断出溶剂类产品的成分组成,为分析溶剂类产品提供依据。

B.溶剂类产品的回收蒸馏的重要参考指标,根据产品沸点的不同选型相关回收流程设备。

2.闪点(℃)

(1)定义:闪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汽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闪点是微小爆炸的最低温度。

(2)油品闪点指标的意义:

A.判断其馏分组成的轻重。一般的规律是:油品蒸气压越高,馏分组成越轻,则油品的闪点愈低。反之,馏分组成越重的油品则有较高的闪点。

B.从闪点可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因为闪点是有火灾危险出现的最低温度。闪点愈低,油品愈易燃,火灾危险性也愈大。

绿色环保

3.相对密度(25℃)

(1)定义:相对密度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各自规定的条件下之比。符号为d,无量纲量。一般参考物质为空气或水。

(2)意义:

A.根据某些物质的相对密度,可推测其某种消防特性,采取相应消防措施。如相对密度1的易燃和可燃液体发生火灾不应用水扑救,因为它会浮在水面上,非但救不灭,反而随水流散,扩大了损失。因此应使用泡沫、干粉灭火。

B.判断溶剂类产品的原料成分提供依据,一般纯碳氢产品的密度小于1,卤代烃产品的密度一般大于1。

4.粘度(25℃)

(1)定义:粘度是流体粘滞性的一种量度,是流体流动力对其内部摩擦现象的一种表示。粘度大表现内摩擦力大,分子量越大,碳氢结合越多,这种力量也越大。

(2)意义:粘度对各种润滑油、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及各种燃料用油的燃烧性能及用度等有决定意义。在同样馏出温度下,以烷烃为主要组分的石油产品粘度低,而粘温性较好,即粘度指数较高,也就是粘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幅度较小;含环烷烃(或芳烃)组分较多的油品粘度较高,即粘温性较差;含胶质和芳烃较多油品粘度最高,粘温性最差,即粘度指数最低。

5.蒸汽压(20℃)

(1)定义:蒸汽压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或者固体)的表面存在着该物质的蒸汽,这些蒸汽对液体表面产生的压强就是该液体的蒸汽压。

(2)意义:饱和蒸汽压越大,表示该物质越容易挥发。

(3)影响因素:蒸汽压本质上是描述单组分体系气液两相平衡时具备的特征,具有热力学上的意义,不能等同动力学量。

简单性的结果是蒸汽压会随温度增大而增大。

简单性的结果是蒸汽压会随外压增大而增大,但外压的影响甚微,通常可忽略不计。

6.表面张力(20℃)

(1)定义: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它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作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水的表面张力72.8mN/m(20℃);

有机液体的表面张力都小于水;

分子量大表面张力大;

外因:温度升高表面张力减小;

(2)意义:表面张力越大,液体收缩越明显,对油污的溶解能力和润湿性能越小,所以一般表面张力越小,越容易铺展,溶解能力和润湿性能越好。

异构烷烃,清洗力更强

7.ODP(臭氧消耗潜值)

(1)定义:ODP(OZONEDEPRESSIONPOTENTIAL)消耗臭氧潜能值,表示大气中氯氟碳化物质对臭氧破坏的相对能力,以R11为1.0。ODP值越小,制冷剂的环境特性越好。根据目前的水平,认为ODP值小于或等于0.05的制冷剂是可以接受的.

(2)破坏臭氧层机理:指释放到大气中的氟氯化碳等类物质,在进入大气平流层后,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与臭氧发生作用,臭氧分子被分解为普通的氧分子和一氧化氯,从而降低大气臭氧浓度。包括全氟氯代烷烃(4个碳原子以下)、溴氟烷(卤代烷)、四氯化碳、甲基氯仿、部分含氢氯氟烷(HCFCs)、含氢溴氟烷(HCFCs)和溴甲烷等。

8.GEP(全球变暖潜力)

(1)定义:GWP是一种物质产生温室效应的一个指数。GWP是在年的时间框架内,各种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对应于相同效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被作为参照气体,是因为其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最大。

9.KB值

KB值也称贝壳松脂丁醇值,是表示烃类溶剂相对溶解能力的指标,衡量石油溶剂溶解涂料中树脂的能力。KB值越大说明溶剂溶解树脂的能力越强。贝壳松脂丁醇值高,表示该溶剂的相对溶解能力强,反之则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61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