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到最多的版本经常是,3个月或者是公里要做一次了,你那个6个月或者是1万公里要做一次了。这两个指标哪个先到就以哪个为准。
如果我是公里到了,虽然只开了两个月,要去做保养。如果我是6个月到了,虽然只开了公里,我还是要去做保养。
但往往厂家他这个保养时间,因为他要考虑到各种不同的气候、各种不同的路况、各种各种不同不同的驾驶习惯,他定出来的往往是比较保守的。
很多人可能都会有疑问,为什么有些车型在国外更换机油的里程建议是1.5万公里,而到了国内却变成了-公里。实际上这真不是为了挣你换机油的钱。很多司机朋友都会炫耀,自己的车一年多都没换机油了,车一样开的好好的。这种情况要么是这位司机朋友是想把车卖了换新车,给人留下车好的印象,要么就是不了解自己的车。因为车的故障都是一点一点累积出来的,如果不按时保养,最终出了问题那可是非常折腾人的,而且修车花费的人民币绝对不只是一两桶机油的钱。(有些车型建议换油里程和国外一样,是1公里,但给换的机油的时候却不是全合成机油,这样其实才是害了车主,看似减少换油频次省钱了,其实最后发动机磨损过度,体内过脏结胶,最后花更多的钱去维修)。
机油相对于汽车,就如同血液相对于人体一样,发动机就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工作中,活塞运动会产生摩擦,汽油在汽缸中爆燃,在发动机中的温度会高达℃,同时也会摩擦产生金属颗粒等废物。
机油变黑是使用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新换的机油只要5分钟就会从金黄色转为暗黄色。汽车行驶公里后,机油就会完全变成黑色,但是公里依然很好用。在国外同样的车型换油里程多数达到1公里以上,机油颜色变黑说明它的清洁效果很好,而不是老化需要更换。
事实上,质量好的机油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期,在汽车行驶公里时会达到最佳清洁润滑效果。但这时候很多车主已经把它看作废油更换了!
国内的汽车厂商给的说法是,因为我国交通拥堵,空气问题也很多,导致汽车更换机油周期缩短,可大部分车主的换的加油都是SL级,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种需要行驶到公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机油,所以很多司机都是等到一万公里之后才更换机油!
如果是在4S店做保养,更换指定品牌与型号的机油,则可参考保养手册的保养周期,根据自己驾驶的路况适当的缩短一下。在行驶里程数不达标的时候还有一个时间限制,大概是3-6个月,这是因为机油自身也有保质期,不同于在瓶子内密封保存,机油开封装进发动机后保质期会大大缩短,如果不及时更换也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在平时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机油颜色来辨别是否需要更换机油。如果机油的颜色还是暗红色、通透的,说明机油还是没问题的,即便到了公里还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是呈现黑色,那说明其中杂质比较多了,要及时更换掉了。不过,如果车主往机油添加了清净分散剂的话。也会导致机油变黑,这个时候就要先弄清楚再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机油!
非常规驾驶状况同样需要缩短更换周期
不过无论是保养手册上的指引,还是自购机油本身的建议,都是指在“一般驾驶”情况下的更换周期。而“一般驾驶”指的是经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很少停停走走。
而像在城市驾驶中,红绿灯和堵车导致汽车长时间怠速或者走走停停,经常在低于8km的短距离内行驶,开车上班,但到单位车还没热。这些就属于非一般的“耗损性驾驶”。这种“耗损性驾驶”会导致发动机内出现大量积碳,从而影响到发动机的寿命。
像这种“耗损性驾驶”,我们建议把机油更换里程缩短20-30%。通过缩短更换里程的动作,来清洗掉发动机内的积碳,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具体是缩短多少?举例子:普通矿物没提前到3-公里一换,半合成机油提前到5-0公里一换;全合成机油则提前到-公里一换。
车辆新旧程度
假如新车处于磨合期内,那么则建议车辆公里以内更换机油。而开了很多年的老车,因为密封性等原因,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部分未燃混合气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会从活塞环进入曲轴箱内,稀释、污染曲轴箱内的机油,使机油提前变质造成发动机部件异常磨损。因此年限很久的车子,在三四千公里左右就要更换机油。
使用机油试纸
针对上面提出的查看颜色的办法,如果经验不丰富,无法判定机油是否达到了非换不可的深颜色,那么推荐使用机油试纸。机油试纸可以根据颜色,直观的确定机油是否需要更换!
如何选一支适合自己车用的机油??
就好比夏天到了,人热得需要空调,车热得也需要一支好的润滑油,带动它更好地奔驰,简单介绍几天;
机油的粘度
选择适合自己车用的粘度的机油,如果机油粘度选用不当,有可能因油稠难以达到汽缸壁而润滑失效而
拉缸,所以要选择一款适合当地气温粘度的润滑油。
机油级别
机油级别选用不当:选用低档油可能会因抗磨性不足而导致汽车拉缸,所以要选择与自己车级别相对应
机级的汽车机油,更好的磨合。
机油品质
普通矿物油个人建议公里或者半年更换一次,半合成机油公里左右或者八九个月更换一次,全合成机油1万公里或者不超1年更换一次,当然最稳妥的方式还是按照人家说明书上写的更换周期,毕竟有些写着半合成的机油或许就是矿物油,全合成的也许就是半合成的,再说您的机油滤清器也不一定能撑到那个时候。
传说永远是传说,听听专家怎么说
通过厂方的试验证明,正常使用的车辆行驶甚至英里更换润滑油对车辆没有任何影响,并且经检验润滑油的性能还能保证车辆继续行驶英里以上。处于各方压力之下,捷飞络终于在年修改了“英里”规定,并且推出了定制的换油计划,允许车主根据车辆说明书以及实际使用情况制定自己的换油计划。
通过搜索,我分别找到了美国、英国主流车型车主手册上的车辆保养里程间隔,并将它们同中国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美国和英国,车辆的保养里程间隔至少是中国的2倍,最多甚至要求0公里一保。好吧,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国外车辆用了什么魔法,但是至少说明如今的机油在合适的条件下,完全可以使用的时间更长一些。
那么,在中国,我们合理的换油间隔是多少呢?
专家指出,目前高级别的润滑油SN、SM,至少还留有1万公里的保险量。甚至行使2万公里以上不换油实际测试可知,润滑油主要指标的劣化程度很低,2万公里还远不是极限。
润滑油是汽车整个使用寿命内需要频繁更换的产品,节约润滑油与节约燃油的意义同样重大。一个没有悬念的答案换油周期按照规定的公里一换,每次4升。按每年平均行驶2万公里计算,每年换油4次,需16升油。在30万公里或15年的使用期内,要做60次换油保养,需换油升。每次费用元计,总计约1元。
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都照此规定行事,汽车厂家的售后服务商和OEM润滑油供应商就能够通过缩短换油周期,获得可观的利润。但如果延长一倍的换油周期,消费者就会少买一半的单,相关润滑油供应商就会多损失一倍的进项,但同时也会少产生一倍的废油。这一缩一延,一多一少是个没有悬念的答案。
有心的朋友,可以自行到网上查一下国外同款车型的换油周期,不要再被保养手册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