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董碧水
平均每天为浙江输送原油10万吨;生产航煤吨,可供波音载客飞行中美架次;为社会提供成品油吨,可供辆私家车正常行驶一年;川气东送项目供应天然气超过1万立方米;足够67个家庭正常使用1年;为浙江地区提供化工产品吨……
“这是中国石化在浙江的24小时。”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党委书记李玉杏说。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石化镇海炼化、浙江石油、宁波工程、燃料油浙江分公司、润滑油浙江分公司、管道储运宁波输油处、化销宁波公司、中石化浙江舟山有限公司等8家驻浙企业今天在杭联合发布“中国石化奉献在浙江”白皮书。
白皮书立体展示了70年来,中国石化为保障浙江能源供应、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和服务民众便捷出行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浙江先天“缺油少气”,直至年才建成第一座加油站---杭州六公园加油站,此后近三十年,到年全浙江的加油站也仅增至十六座。“但41年后,随着浙江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公司建成了座加油站、23座定位油库和公里成品油管线。”
年,为解决浙江燃料供应不足,由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示建设镇海炼化厂。年11月19日,镇海炼化出产第一批合格汽油。从初期万吨/年起步,至年镇海炼化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实际年加工原油超过千万吨企业,年突破两千万吨。其后,年亚洲最大、中国首个45万吨级原油码头在宁波大榭投产。
“经过70年的不断发展,中国石化驻浙企业与浙江经济同频共振。”李玉杏说,年,中国石化供应浙江的成品油超过一个西湖的水量,达万吨,支撑起浙江省个人汽车保有量的万倍增量,发行加油卡超过万张,全省每3位居民中就有1位用户,每一天服务万车次加油和15万光顾易捷便利店的顾客。
至目前,中国石化在浙累计加工原油4.28亿吨,管道输转原油5.7亿吨,供应成品油2.83亿吨,川气东送接转浙江亿立方米,生产乙烯0万吨、沥青万吨、主要化工产品万吨。润滑油、燃料油浙江分公司致力于为工业和船舶用油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今年9月,浙江省第一座加氢站由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在嘉兴建成,每日可满足当地50辆公交车。作为高效清洁的新型能源,氢能源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标志性方向。
与此同时,新中国第一套生物航煤工业化生产装置正在镇海炼化建设,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碳排放可减少30%以上。
而全球航运的绿色第一个“中国方案”也由中国石化在年世界环境日发布。如今,中石化浙江舟山有限公司一年为全球多艘次海洋巨轮加油,到年低硫重质清洁船用燃料油产能将达到0万吨,此举将助力二氧化硫减排60万吨,相当于多万辆国Ⅳ卡车停开一年。
“中国石化驻浙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年以来累计环保改造投入超过亿元。”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党委书记张玉明代表驻浙企业解读白皮书时说,新中国第一批高标号93号汽油、第一批高标号欧Ⅴ柴油均先后在浙江率先生产,最新国Ⅵ清洁油品于年1月1日在全省中石化加油站完成升级置换,全省车辆每年可减排多万吨。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八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镇海炼化十年来从国Ⅲ到国Ⅵ累计投入近30亿元。新中国第一套催化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装置,由宁波工程公司为镇海炼化承建。作为国内外大型炼化装置的承建方,宁波工程公司掌握26项烟气脱硫专利技术,每年减排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尘总量达17万吨。在浙江,中国石化驻浙企业率先实施油气回收装置改造,年回收挥发油气吨,相当于1.23万辆家用汽车1年的用油量。
据张玉明介绍,目前镇海炼化百万吨乙烯装置的个控制点仅需7名内操人员,通过生产运行智能化、设备管理数字化和企业管控一体化,促进生产模式转变,年被国家工信部评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据了解,自年投产以来,镇海炼化装置绩效位列全球第一群组,拉动下游区域经济逾千亿产值。
而这这背后,不仅是中国石化驻浙企业推动新时代的一场数字革命,还有智能仓储、智能管输、智能工程、智慧加油站。
于年全线贯通投产的“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是新中国第一次穿越长江和杭州湾海底的智能管道输油,全程采用中控室电脑智能操作,自有技术完成国内首次长输原油海底管道内检测。
“从定期车拉船运到管道全天候实时输送,宁波输油处作为进口原油的海上门户,解决了长江沿岸炼厂遇到雾锁长江就得‘等米下锅’的难题,所辖管道年输油能力万吨。”
至今,坐落在东海岸的宁波工程公司,累计承担了国家和中石化科技开发项目项,设计和建设炼油化工装置0多套,数十台千吨级压力容器产品出口俄罗斯、沙特等“一带一路”多个国家。
今年7月28日,在宁波象山港,全球最大常压塔——体长米、体积相当于0辆汽车、重达吨的“炼厂心脏”从东海岸启运,远渡0公里至尼日利亚。总共9台塔器、重达吨的制造大单,来自尼日利亚丹格特炼油厂,由宁波工程象山工厂和大件码头制造车间全部制造加工完成,截至8月底已全部分批出海。
不只在镇海炼化、宁波工程公司,在中国石化在浙智慧加油站,车主加完油后只需在车内掏出手机,定位油站、选择油枪号即可完成支付。在易捷便利店,顾客带着选择的商品在自主结款机前就能体验“刷脸”支付。自年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杭州南环路智慧加油站运营以来,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支撑,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建立起了以客户为中心打造“人·车·生活”一体的智慧服务生态圈。
“国企为国,在浙兴浙。”李玉杏说,年中国石化驻浙企业营业收入合计达亿元,实现利税亿元,其中税收留存浙江83亿元。镇海炼化的百万吨乙烯工程,有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碳五、碳九等20多种物料近万吨/年产品供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20多家企业。
“大力推动的属地用工化,仅镇海炼化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高峰期每天在厂施工人数超过万人,带动就业2万余人次。”中国石化宁波工程公司总经理周国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6日电(经济部编)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