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小经销商的生存策略

很多机油小经销商都问过我同样的问题,“如果市场整合进一步加剧,小经销商资金没有优势,品牌没有优势,以后怎么应对市场的变化”。今天就简单的聊一聊这个话题。从经销商角度来看

自己是能创造“价值”的,因为经销商自己赚钱的同时,也让下游的门店终端挣钱了;从生产厂家角度来说,经销商也是有“价值”的,拿现钱来进货,省得生产厂自己满世界寻找终端客户,又累、成本又高、效率又低。从门店终端角度来看

经销商也是有价值的,尤其是终端希望有账期,能先拿货卖完再给钱的那种。生产厂不愿意,只有经销商愿意承担这种风险。从厂家,经销商和终端三个角度来看

经销商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当两头的厂家和终端觉得自己不挣钱的时候,就都看经销商不顺眼了。尤其是有销量的大终端连锁直接勾搭生产厂家的时候,厂家都动心;另外一个角度,看到有销量的终端连锁,厂家也是恨不得一把揽入怀中。据说车享家开始的时候,多少机油品牌都动用了关系,几乎踏破了车享家的门槛。在三大牌里,车享家和壳牌、嘉实多合作,没有美孚的份儿。不是说美孚没做工作,而是关系没搞定。到了一定层次的竞争,价格、质量、品牌都不是关键,关系够硬才是第一要素,这没什么可以喷的,全世界其实都一样,这不是中国特色。当前,单个的店想在机油上多挣钱,主要手段是换牌子;连锁店想在机油上多挣钱,主要手段是直接对接机油厂家。当然,也有一些连锁打算牺牲机油利润来换取客户流量,这种连锁基本都会用一二线品牌的低端、最多中端产品,小品牌机油没机会。一二线城市布局的连锁更倾向于一二线品牌,四五线城市的单店更喜欢价格体系不透明的品牌。所以,根据自己经销的品牌的定位,小经销商应该知道未来的机会可能会在哪里。如果你做的是没人知道的品牌,想要找到活路,只能尽量沉下去;如果你经销的是二线品牌,日子可能是最难过的,据说,胜牌在电商搞活动时候的价格比给终端的进货价都便宜,导致不少终端翻脸,经销商挨了骂、背了锅;一线品牌就不需要我说三道四了,一线品牌的价格体系是最透明的,经销商的任务压力也是最大的,很多一线品牌的经销商都亏损,但市场的主流还是一线品牌、或者平行进口的一线品牌,这个没什么好怀疑的。市场动荡,无论谁最后胜出,一定有人会被淘汰出局。有些品牌要被淘汰、有些经销商要被淘汰。小机油经销商怎么生存下去?我们先看看谁在威胁小经销商的生存。首当其冲是其他品牌的经销商,其次是供应链。终端不是威胁,终端只是被别人勾引,抛弃了和你的合作,和被狐狸精勾搭走了的老公一样。来自其他品牌的威胁和来自供应链的威胁,两种威胁的性质不一样。其他品牌的威胁主要的是使用价格手段,也不排除一些品牌有“更好”的营销手段(例如搞一次大规模活动,搞传销制);来自供应链的威胁不仅仅是降价手段(据说某供应链的平行进口三大牌是进货价+1元给到城市合伙人的),还有产品的齐全度。机油单一品牌的经销商好比是开面馆的,只卖一个牌子的面条;而供应链好比是开美食城的,门店需要的他们都能提供。另外,从订货的便捷性上对比,供应链可以碾压单一产品的经销商。供应链虽然有资本加持,看起来很强大,不过,到目前为止没有哪家真的拿到了”大钱“,可以挺着腰杆学滴滴那样大撒币式的来清理市场,所以小经销商还有时间。说句题外话,尽管业内喜欢用“供应链”这个词,显得高大上一些,其实质还是经销商,我称其为”超级经销商“。绝大多数的经销商,代理的产品种类有限,划定业务区域有限,代理的品牌也有限。超级经销商则可以经销所有品类,所有品牌,可以在任意区域内销售。把两种威胁使用的5种手段组合起来,由于都使用价格手段,可以简化成4种,小经销商能不能学习”超级经销商“,提高自己产品的齐全度和便捷性?可以通过与当地其他零部件,易损件的经销商组成联盟来丰富产品线、把各家的产品配送协同起来提高便捷性。能不能做到我不知道,大多数小经销商都不愿意跟别人合作,尤其是涉及到付出多少和利益分配的时候。就算有了”联盟“也多数只有皮,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内容,只有到被竞争者危及到生存了才会醒悟,甚至永远不会醒悟。这是汽配经销商的通病,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如果能够在自己的区域内扎紧篱笆,以各零部件经销商在当地浸淫多年的”人脉资本“,和外来的供应链是可以一拼的。犹如秦灭六国,如果六国明确的知道他们会被一一击破,只有抱团对抗秦国才能活下去,并且真的团结在一起,最后的结局还犹未可知。小经销商能不能帮助终端搞营销?我见过不少案例,存在几个问题:1.流于形式做个门头,放个X展架,贴个海报...2.效率低比如让客户发朋友圈按点赞数赠送礼品、加车主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1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