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时代下,埃克森美孚的绿色转型布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日益加剧,气候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全球性议题。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想要实现世界范围内的零碳目标,能源领域低碳化转型迫在眉睫。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也开始了刀刃向内的深化改革与创新,致力于在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同时,以绿色低碳赋能发展。近期,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立帆(FernandoVallina)与埃克森美孚中国润滑油业务董事总经理岳春阳就埃克森美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及工业企业转型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埃克森美孚的中国故事

年,由约翰·洛克菲勒创立的标准石油公司解体,并拆分为约37家地区性石油公司。其中的埃克森石油(新泽西标准石油)后与美孚石油合并成为埃克森美孚公司,并在百年时光中蜕变为一家包括能源储备、炼油厂和石化工厂产业集群的全球性企业。埃克森美孚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年,当时标准石油开始在中国销售煤油;20世纪70年代,埃克森美孚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下逐渐参与到中国能源行业诸多领域的业务,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贡献了坚实力量。

万立帆于年加入埃克森美孚化工,曾在销售、营销、技术、规划和供应链部门担任一系列管理职务,职业生涯的足迹遍及北美、欧洲、中东和亚洲。年3月1日起,他出任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亲自参与并见证了公司在中国践行“绿色发展”使命过程中的一系列布局与实践。

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立帆(FernandoVallina)

据万立帆介绍,如今,埃克森美孚在中国的业务涵盖从上游、产品方案和低碳方案业务三大板块,其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从上游能源产业来说,埃克森美孚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都有着更清洁的液化天然气的长期供应合同;年,埃克森美孚与浙江省能源集团签订了一项为期20年的销售和采购协议,每年供应万公吨液化天然气。

在产品方案的化工业务领域,埃克森美孚也积极采取行动,通过提高塑料可回收性来解决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问题。“我们在海外运营化学回收业务,目前也在探索在中国推进此项业务的方案。”万立帆表示,“我们的许多化工产品都具备支持可持续性发展的特性,通过减少所需材料、减轻重量,从而限制运输过程中的排放,尽量降低对于食品和水资源可能造成的污染等。”

而在低碳方案业务方面,埃克森美孚则聚焦于碳捕获(CSS)技术、氢能与生物燃料。“我们在CCS技术方面拥有超过三十年的经验,目前已经捕获二氧化碳数量超过1.2亿公吨,相当于多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万立帆介绍,今年6月,埃克森美孚与中国海油、壳牌和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评估在中国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开展大规模碳捕集与封存项目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

绿色润滑行动再升级

工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润滑油作为工业设备动力输送和传递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是支撑工业制造业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自年起,埃克森美孚始终保有润滑产品的领先技术,提供详尽的可行性建议,并通过不断地创新技术与打磨产品,解决各个领域出现的润滑需求。年,埃克森美孚正式启动“绿色润滑行动”,旨在通过打造集高效节能油品、专业润滑服务和循环周转包装三位于一体的绿色润滑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和减排的多重目标*。年,美孚绿色润滑行动进行全面升级,针对客户需求,埃克森美孚提供从前期诊断咨询、中期针对性的润滑产品和专业服务实施,到后期绿色效益评估的一体化润滑解决方案,为客户日常的无忧运营助力。

年8月31日,美孚绿色润滑行动持续升级并牵头举办“美孚创赢峰会”,以“绿色赋能,共筑低碳未来”为主题,与生态圈伙伴共同探讨中国工业企业绿色转型趋势下的机遇与挑战。福布斯中国CEO李思卫也出席了本届峰会,并与埃克森美孚中国润滑油业务董事总经理岳春阳共同宣布正式启动“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企业Top50评选”,旨在进一步挖掘行业内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绿色创新标杆企业,助力工业制造企业向实现碳中和目标迈进。

埃克森美孚中国润滑油业务董事总经理

岳春阳

“数字化转型”是本届峰会上被多次提到的关键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工业制造领域正经历快速的数字化变革。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相对来说,部分传统工业企业转型仍处于滞后状态。

岳春阳分析,缺乏跨部门、跨领域以及跨企业的协调融合能力,缺乏整体性的战略规划,缺乏创新的相应业务模式,这三点是造成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脱节的几大原因。“数字化转型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多个系统的协作融合,从而推动创新应用”,他指出,“企业首先应当意识到构筑低碳未来的重要性,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注重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创新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并减少浪费,在运营过程中,提高设备运营效率、运用智能技术、使用绿色能源来打造制造工厂,以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工业企业应该如何探索出一个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在他看来,一方面企业要加大工业数字化系统的创新,搭建智能化的创新网络,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有制造技术的融合。例如埃克森美孚开创的美孚优释达服务可基于油样检测的设备和生产运营现状分析,对设备维护及油品使用的预测性分析提供详尽的可行性建议。另一方面,推动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艺及装备、数字化车间等的建设,从硬件上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水平。同时,开展多场景、全产业链的应用示范,推动技术与市场的融合,为新技术和新产品提供更多的展示和应用舞台。

埃克森美孚的承诺

作为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今年年初,埃克森美孚宣布了“到年实现主要运营资产范围一和范围二‘净零排放’”的目标。

万立帆对这一承诺作了深层次的解读。他表示,埃克森美孚计划通过全面的部署制定详细的减排路线,以评估和落实各种减排机会,包括从小规模运营变革到大规模资本投资。“我们预计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这些详细的路线图,预计可应对大约90%的与运营有关的排放,其余的将在年完成。我们还计划在未来6年内,投资超过亿美元用于温室气体减排举措。”他进一步指出,“我们已经实现了年的减排目标,因此加快步伐并宣布了新的目标。我们预计,与年的水平相比,到年,公司范围1和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绝对值将减少20%(约万吨)。”

此外,埃克森美孚也在努力推进气候解决方案,但其也清晰地认识到这项工程之艰巨,完成行业绿色转型绝非朝夕之功。万立帆将这种转型描述为开发和部署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解决方案,“埃克森美孚和许多其他组织正在紧密合作,携手应对当下和未来的种种挑战。我们也希望能够与监管机构和行业参与者一起探索潜在的碳捕集与存储合作机会,以减少碳排放。”他的态度非常积极乐观,“应对双重挑战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能够在能源转型中发挥主导作用让我充满活力,我相信这也是所有埃克森美孚同事们的共识。”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万立帆用“严谨、专业、知行合一”这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这家自己服务了35年的企业。在他看来,也正是这些特质,让这家百年企业历经考验,却始终巍然屹立于商业世界。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相信这家能源巨无霸将以愈发蓬勃的姿态迈向一个全新的低碳时代。

1.数据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98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