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造酒以来,酒已经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甚至有了其不可代替的意义,好友相聚、宴会待客需要饮酒,各大节令也有饮酒的习俗......
老家有句俗话:“女儿是爹的一坛酒。”因为女儿出嫁后,逢年过节,都要回家看望父母,所送的礼物自然少不了酒。
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育有五个孩子,四个女儿,一个儿子。村里人都说,父亲以后肯定不缺酒喝,因为他有四个酒坛子。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亲不止一次地对我们姐几个说,将来你们出嫁了,我到你们那里,如果吃饭时没有酒,我会转身就走。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父亲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因此,在我童年的时候就知道了,等我长大后,一定要满足父亲爱喝酒的嗜好。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每天必有酒。尤其是农忙季节,特别是吃晚饭的时候,哪怕家里没有一个菜,父亲也会从菜地里摘个黄瓜,当作“下酒菜”,喝上几口。
最夸张的一次,他竟然一口咬着大蒜,一边喝酒。父亲的酒杯不大,他细细地倒上一杯,端起来先呷一口,“嗞”得一声,然后慢慢下肚。看着他那种自得其乐的样子,我和母亲都笑了。
父亲喜欢喝酒,但是很少喝多。即使偶尔喝多了,也不会胡言乱语。酒桌上除了自己的孩子,他从不炫耀什么!他说,酒品见人品,信口开河、不懂分寸的人不值得深交。
而春节,是父亲喝酒最多的时候,每年的春节父亲都会把自己珍藏的好酒拿出来,吃年夜饭的时候,慢慢品。
在中国,春节可谓是最悠久、最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而在春节的诸多习俗中,酒是少不了的元素。一家人围坐一团,喝酒是辞旧迎新最好的打开方式!过去甚至还有“无酒不成礼”的说法。到了现代,酒依然是餐桌上增添喜庆的重要主角,传承了千年的美酒也见证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团圆和幸福。
有时候,母亲看到每天喝酒的父亲会埋怨几句,父亲总是笑呵呵地说:“桌上有酒,越喝越有!就是因为有酒的宴席,年味儿才浓,才有过年的气氛!”
记得在我上初一那年,过年的时候,父亲喝酒后失态了。那次是大伯家出嫁的女儿回家拜年,很多亲戚聚在一起喝酒,不知是什么原因,父亲在酒桌上哭得一塌糊涂,那是第一次见到父亲哭泣。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在家庭生活中,不管家里遇到再大的难处和苦衷,都没见过他那样。
第二天,母亲告诉我,是因为酒桌上,姑奶奶和他说起了过去的一些艰难往事,父亲是个注重感情的人,姑奶奶的话,无意间触动了父亲心痛的回忆。父亲在八岁那年,就没了父亲,奶奶一人带着五个孩子艰难度日,吃了很多常人很难体会的辛苦。当时父亲,学习很好,但是为了帮奶奶干活放弃了学业,就到生产队挣工分,养家糊口。
大伯家的大姐是因为上大学出去后,嫁到了外地,一年也回不来几次。但是过年肯定回家看一下,这次大姐给几个叔叔每人带回来了两瓶习酒,让叔叔尝一下,说如果喜欢喝,下次回来还带。大姐还说,她也是这些叔叔的酒坛子。这两瓶习酒窑藏被父亲当宝贝一样放了起来。
没有上学是父亲一生的痛。所以,后来无论家里多难,父亲都要供我们读书。随着我们一年年长大了,大姐、二姐都陆续出嫁,父亲自己的酒坛子也到了回馈他们的时候了。每年过年的时候,大姐他们都会给父亲和叔叔们买酒,无论酒好与坏都是一份心意。
在我上大学的那一年,三姐也结婚了,回家拜年的时候,赶上了大伯家大姐、还有叔叔家的妹妹也回娘家。父亲就邀请几个姑爷一起到我家吃饭。在饭桌上,父亲拿出了那年大姐送给他的习酒窑藏,笑呵呵地说:“这酒有年头了,今天你们几个聚到一起不容易,咱就把它喝了。”
习酒贵州习酒窖藏酱香型白酒53度高度白酒年货送礼ml单瓶礼盒装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京东配送旗舰店¥购买一顿饭,两瓶习酒窑藏被父亲和几个姐夫、妹夫喝进了肚。那天,等几个姑爷临走的时候,父亲高兴地说:“明年你们还要来呀,我还有几瓶好酒等着你们一起喝呢。”
酒是感情的润滑剂,亲朋好友一年不见,喝点酒,感情立马就回来了,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过年期间,吃吃喝喝,酒往往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酒,似乎年味都淡了些许。我们羞于言说的亲情,是在举杯相碰时随之而起的欢愉,是推杯换盏时交换的深情,是借着微醺的酒意才说得出那一句问候:最近过得怎么样?
窖藏88岁月弥香——我与光阴的故事。感谢贵州习酒发起的本次活动,让我有机会为大家分享我80年代的故事。愿这些故事,一路芬芳,像酒一样成为人生的润滑剂。
#窖藏88岁月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