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试行开展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的公告》,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今天(11日)公布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单,对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一次排除部分商品,自年9月17日起实施。
制定排除清单有何考虑?
年6月3日到7月5日,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申报系统接收第一批商品排除申请。企业申请踊跃。税委会组织对有效申请逐一进行审核,开展调查研究,听取相关专家、协会、部门的意见。按程序制定、公布排除清单。
中国国际商会法律服务部专家陈怀生介绍:“根据《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试行办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排除审核),第一个是自美进口商品可替代性是否存在困难,第二个是加征关税对申请主体造成哪些严重的影响,第三个方面是从行业的角度,加征关税对相关行业造成哪些结构性影响。”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的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单中,清单一所列商品,自年9月17日至年9月16日,不再加征我为反制美措施所加征的关税。对已加征的关税税款予以退还,相关进口企业应自排除清单公布之日起6个月内按规定向海关申请办理。清单二所列商品,自年9月17日至年9月16日,不再加征我为反制美措施所加征的关税,已加征的关税税款不予退还。陈怀生分析,两份清单区别在于所列商品是否具备退还税款条件。
陈怀生:“‘具备退税条件’其实是一个海关执行可操作性的问题。(清单二所列商品)一年不加征关税,但是此前已加征的关税税款不予退还,主要原因是这些商品是八位税目项下的部分新列名商品,目前还没有海关附加编码,也就是你之前交了多少税,海关是没办法计算出来的,这就是属于不具备退还税款的条件,所以这部分实际操作层面就没办法退税。”
根据公告,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单中所列商品涉及虾苗、饲料用乳清、紫苜蓿等农产品,以及润滑油、脱模剂等化工产品。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田志宏分析:“这次排除的商品,应当说产品的选择非常明确。我们主要选择了畜牧养殖业的一些投入品,像苜蓿干草,进口的是美国种植苜蓿干制后以各种形态卖到我们国家的产品。苜蓿主要用于我们国家的奶牛养殖业,进口量的3/4都是从美国来的,短期内寻找替代不容易。虽然我们自己也能种植,但赶不上需求增长的速度。这个产品从反制清单排除出来,进口和使用这些投入品的企业都能够降低成本,对整个行业发展是有利的,对畜产品的市场供给也是有利的。”
苜蓿干草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赵志平认为:“石油和化工行业中美间的贸易占全部的贸易额比例较小,从直接影响来讲,是十分有限的,但是这次排除清单当中确实还是有一些化工产品。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化工产品都是一些关键的原材料,它是为下游的行业服务的。比如纺织、钢铁、玩具、机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对这些行业影响有多大,就意味着上游原材料工业的压力会传递过来。(清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稳定了预期、进口、市场价格、用户,对他来讲这一年的运行就安稳了。这些行业、企业都在采取自己的应对模式,跟国家一起应对贸易摩擦。”
“排除措施”将给中美贸易带来哪些影响?
关于排除工作的相关政策、信息,包括此前各轮对美加征关税措施情况、各批次排除申请受理信息及排除结果等,均可在财政部关税政策研究中心网站进行查询,可在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