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驾驶习惯不仅可以提高驾驶安全,还有利于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然而,以下这六个习惯,许多新老司机经常会做,却不知道对发动机的寿命影响有多大。
1、混加不同类型的汽油
例如原本加95号汽油的车型,不要加92号低标号的汽油。如果实在找不到95号汽油,可以适当加一点92号汽油来应急使用。长时间使用低标号的汽油,车辆轻则振动、噪音明显,加速无力,加剧发动机磨损,重则可能导致发动机需要大修。
2、过度保养或者缺少保养
日常保养车辆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按时按质进行更换机油,不要加太多或加劣质机油。对于大部分家用车来说,普遍都加半合成、全合成机油,具体根据车辆说明书要求选择对应的机油类型即可。
如果使用全合成机油,一般每1万公里或者1年更换一次机油。公里数或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要按照保养手册的要求来加。过多或过少的机油都可能增加发动机零部件之间的运转阻力,从而导致动力下降、油耗升高,以及发动机积碳增多等。
3、过水熄火后重新启动
经过积水较深的路段时,记得提前关闭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如果一直开着自动启停功能,中途发动机因为涉水熄火了,自动启停会重新启动车辆,相当于二次启动,很容易造成发动机损坏。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是不赔付的。
4、发动机长时间处于高温运转
虽然发动机工作时,缸内温度高达五六百摄氏度,但因为有发动机冷却降温系统,会进行循环降温,加上自然散热等方式,完全不需要人工降温。不过,如果发现冷却液低于最低液位时,就需要及时添加冷却液。另外,家用车如果满载遇到长时间爬坡路段,不要一直大油门。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下,发动机、变速箱容易出现故障。
5、冷启动猛踩油门,长时间热车
相信很多车主都有这样的疑问:“每次开车时,到底有没有必要热车”?适当的热车是必要的,但不要长时间热车。简单来说,汽车熄火后,机油泵停止工作,一段时间后,发动机各个零部件之间的机油会流回油底壳。
车辆重新启动时,由于润滑的机油此时还在油底壳,还没来得及流经发动机各个部件之间,零部件之间缺少机油润滑。如果此时用力踩油门快速行驶,会加剧发动机的磨损。因此,车辆刚启动后,需要适当等待,等待机油流经发动机。
现在的家用车普遍采用电喷技术,早已不再是二十几年前的“化油器”时代,因此,没必要长时间热车。冷车启动后,等待发动机转速回归正常,即可起步。当然,起步时,不要踩大油门,以免加剧发动机磨损。
6、发动机熄火前,猛踩油门
以前有些老司机在停车熄火前会猛踩几下油门,理由是使发动机燃烧系统充满燃油,增加润滑油,有利于下一次启动。这种操作在化油器时代可能有效,但现在的汽车完全没必要这样做。对于涡轮增压车型来说,还可能对增压器有一定影响。
总之,正确的驾驶习惯对于保障车辆的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