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工业润滑油突围战

-导语-

伴随当前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下滑,如何保有并稳步提升壳牌工业润滑油的市场份额是壳牌亟待思索的问题。

3月下旬的上海陆家嘴,来自国内外能源、农业、矿业、工程机械、制造业和润滑油等行业的60多家重要客户和企业代表余人,与壳牌高层和技术专家一起,共同参加了年壳牌工业润滑油技术峰会。

和明星派头十足的壳牌车用润滑油“喜力”、“劲霸”相比,其工业润滑油常常潜藏于聚光灯之外。并且,伴随当前工程机械行业形势的整体下滑,长城等国内品牌咄咄逼人的市场攻占,如何保有并稳步提升壳牌工业润滑油的市场份额是壳牌亟待思索的问题。

加强技术研发

与石油上中游产业相比,润滑油产业在中国完全市场化。早在年,中国的润滑油市场就已经对外资企业完全开放,成为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基本上所有的国际品牌都希望在中国的润滑油市场分一杯羹,他们与本地上千个品牌在同样的环境中竞争。

中国是壳牌润滑油业务在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在过去10年里,壳牌在中国的润滑油业务每年都在以两位数字高速增长。在工业润滑油领域,美国、德国等成熟市场的工业滑油需求量占整体润滑油市场的50%甚至更高,中国的这一比重仅为46%。中国的工业润滑油市场预计未来在需求量上仍然强劲。

截至年,壳牌在汉堡、休斯敦、上海、东京四地成立了润滑油研发中心,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0亿美金,超过其他任何的国际油气公司。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下滑,与工程机械行业密切关联的工业润滑油产业充满挑战。

另一方面,行业对润滑油的标准愈发收紧。一直以来,壳牌润滑油是美国石油学会(简称API)认证产品,但在今年年末,API将会正式推出新的油品标准PC-11。

“新的标准对润滑油厂商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要能够向后兼容,另一方面是要达到一个低粘度的要求,此外,也要求润滑油具有更低的碳排放,”API中国办公室培训主任高洁告诉《能源》记者。这给诸如壳牌等润滑油商造成了一定挑战,由于低粘度再向后兼容是有一定困难的,对于壳牌润滑油来说要开发出符合新标准的油品,还要能够向后兼容符合新标准的要求。

竞争格局、发展形势都在敦促着壳牌润滑油必须加强技术创新。“由于能源挑战带来了工业设备的变化,润滑技术也必须适应这一趋势,依靠技术的进步和高效的管理,实现低成本可持续发展。”壳牌全球商用技术副总裁安德鲁?希弗博士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坦言。

尽管形势严峻,但壳牌底气十足。壳牌全球工业和设备制造商技术总经理卡梅伦?沃森博士强调说:“工业市场的变化要求润滑油用户降低总体运营成本,全周期总成本一直是我们的客户首要考虑的方面,因此我们更需要大力投资研发以满足更低的成本。从科研投入上来讲,我们会有更多的投入。”

发力电力市场

从全球来看,电力、矿山、工程机械和一般制造业都是工业润滑油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68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